新闻中心

什么样的非财务信息可以用来判断企业陷入财务困境

来源:本站    时间:2021-10-25

转载:马靖昊说会计 
  一、问题的引出
  裁员是判断一个公司财务恶化的最直接信号。现在企业用工成本很高,当企业增长乏力,商业模式不清晰,未来走向不明朗时,自救的最佳方式就是采用N+1的补偿制度(N指工作年限,外加一个月工资)进行裁员。比如最近乐视现金流恶化,其自救的最直接有效方式就是大规模裁人,特别是拿大钱却干不出活的高管。
  二、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应如何划分?
  财务信息,简单来讲,主要指财务报告提供的资料,包括对外提供的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现金流量表和有关附表,报表附注,财务情况说明书等。而非财务信息一般是指那些不满足条件被排斥在会计报表之外的, 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信息。
  非财务信息涉及企业竞争状况、管理体制、经营战略等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外部环境信息。与财务信息相比,非财务信息涉及的内容更多,范围更广。因此,如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非财务信息,将有助于信息需求者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,帮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。
  三、可以用来判断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的非财务信息
  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,一些非财务信息有时显得更为重要。比如通过水表、电表以及运单可判断企业的生产、销售能力,可能比分析收入和利润更为有效;通过员工工资水平可判断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;通过银行借款可判断企业的诚信度;通过供应商账期可判断企业在其产业链中的地位及其行业竞争能力。很多非财务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去读懂这家企业,并且有时候可能更直接、更有效。比如看看院子里停放的小轿车,顺便问一句是不是中层干部有私家车,就能大致判断这个企业的薪酬高不高;看看销售部里职员工作是否紧张,就知道这个企业的产品是否畅销;看看员工的着装,就能知道这个企业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等。
  四、非财务信息对于审计同样重要
  很多企业往往因为忽略了水、电及运输费用与生产能力及销售收入的紧密关系,而被稽查出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,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要了解生产及销售的相关指标及流程,才能规避风险并能进行合理的控制及财务分析。
  前有一家公司为了上市,购销合同、出入库单、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、人员花名册、银行对账单、询证函等,所有审计师所能获取的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,全都是假的!但由于它费心地根据企业的生产方式、运营周期进行调整,"合理"得竟让审计师一时没看出破绽来。这时候就需要非财务信息来进行辅助查找问题,后来,审计师沉入企业,通过对非财务信息的梳理,发现这家企业的的实际情况与这本帐格格不入,它管理混乱,职工稀少清闲,生产并不繁忙,耗电量也不高,甚至很少出现拉货的车子上门,完全配不上帐本上营业额应有的样子。因此,才发现了重大财务造假问题。
  看财务报表不能只看报表中的数字,而是跳出来,站在行业、战略、组织、竞争等非财务的大环境中去解读报表数据,这样,才能完全摸透其财务状况。